胶东在线4月25日讯(记者 侯嘉伟 实习生 王婼楠 通讯员 徐忠 张悦 徐子祺)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把保护知识产权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打击经济犯罪重点,对假冒注册商标、侵犯商业秘密、销售假冒商品等风险性侵权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。
近年来,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先后破获涉嫌生产销售农资、机械、食品等侵权案件139起,其中侦办跨省大要案件37起,先后打掉制假售假犯罪团伙128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351名,捣毁制造、贩卖、储存和经营窝点377处,查扣各类假冒伪劣商品及商标标识720余万件,收缴各类用于生产加工设备369台套,累计涉案价值14.9亿元,有力打击和震慑了侵权假冒犯罪,为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
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措施的快速推进,经济犯罪形势日趋复杂,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发案居高不下,部分社会群体由于缺乏识假防骗常识而屡屡上当。烟台市公安局主动作为,认真研究经侦工作职能构成,形成了一手抓打击、一手促防范的新模式。为精准把握打击经济犯罪主动权,他们积极与工商、质检、税务、安监、金融、知识产权等成员单位,建立信息共享、行业管控、线索移交等联合执法机制,严密防控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发生,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有力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。
为进一步做好预警防范工作,提高社会群体识假防骗能力,烟台市公安局在胶东在线开通了专题宣传网页;借助移动互联网载体,开通了烟台经侦微信、微博防范平台;在当地的广播电台设置了每周一挡“经侦在线”直播节目,现场解答听众提出的疑难问题;还在胶东在线客户端设立了烟台经侦预警专栏;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态势,结合烟台的实际情况,及时向社会推送预防、警示、提醒类经济犯罪常识,打通了防控风险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使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下降趋势。